职教中国网

www.zj360.org.cn

中国老教授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
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新职业
新岗位新技能系列)编委会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这个不平凡的技校人

发布日期:2017-11-15 16:46:17

  从容、淡定,虽然还不到21岁,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获得者蒋应成的成熟和稳重,甚至超过了一般的成年人。

  赛场是这样,就连在颁奖晚上那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也被满满地回忆压制住了,蒋应成在回复记者的一段微信时说。

  “想到小时候,想到读书的时候,想到训练的时候,想到那么多人的帮助,我就觉得这块金牌值了。”与其他选手不同,蒋应成没有太多的兴奋和激动,而是比其他选手更多了一份冷静。

  “虽然拿了金牌,但我们国家的汽车喷漆技术与国外比起来,还是有些落后的。”蒋应成没有谈获得金牌后的感受,而是告诉记者,我们国家的汽车喷漆在环保方面,在产品使用方面,还是跟国际上有很大差距的。

  “回到学校,我还是想把我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把在国外学到的一些新技能带到整个行业里去。蒋应成的这番话,让记者有些不相信这是一个21岁年轻人的话,但记者明显感觉到,蒋应成的心智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三岁时没有了父母 十二岁时开始当家做主

  当采访继续深入,当蒋应成开始敞开心扉,记者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寒家子弟走过了怎样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云南保山,这座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城市,是蒋应成的故乡。1996年5月,蒋应成出生在这片山水之间。

  然而,给人无限美好想象的彩云之南,对于儿时的蒋应成而言,没有多少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给予他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与自强自立。在同龄人还依偎在父母怀里享受父母的庇佑的时候,小小的他,却用单薄的肩膀早已担起与年龄不符的“长兄如父”的责任。

  在蒋应成三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独自带着和他相差一岁的弟弟生活。大概是不堪生活的艰辛,一年以后,母亲留下他们兄弟俩不辞而别。

  从那以后,记忆中父母的样子便是爷爷奶奶的模样。考虑到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叔叔、伯伯也想过把他们兄弟俩送给家庭条件更好的人家,可是,爷爷奶奶义正言辞拒绝了这个提议。

  从此,蒋应成便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提及这些,蒋应成总是平静的说:“可能是当时太小了,我们兄弟俩对爸爸妈妈没有一点印象,也不记得长啥样了,因为有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在,从小并没有觉得跟其他孩子有啥不一样。”

  天生是个心地纯净的孩子,蒋应成对于的家庭变故并没有过多的抱怨。

  到了上学的年纪,爷爷奶奶拿出攒了大半辈子为数不多的的积蓄供兄弟俩上学。刚上学,蒋应成次次考试都能得第一,总是兴高采烈的从学校捧回奖状。

  随着年纪稍大,蒋应成觉得爷爷奶养他们生活、供他们上学太辛苦了,就想着尽早毕业回家帮爷爷奶奶干活。那时的蒋应成,才小学六年级。

  等到小学毕业,蒋应成第一次萌发了不想继续上学的想法,一向疼爱他的爷爷、奶奶狠狠责骂了他。爷爷斩钉截铁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不吃不喝,你也得上学!”

  爷爷那句话,至今仍然清晰的回响在蒋应成的耳畔,记在蒋应成的心间。

  爷爷奶奶想要给蒋应成兄弟俩力所能及最好的照料,在蒋应成12岁那年,爷爷奶奶给他们兄弟俩盖了一间新房子——其实就是一间“空壳”似的砖瓦房。也是那一年,蒋应成成了他们家的“户主”,村里有啥事、开啥会,别人家都是大人参加,他们家就是蒋应成这样一个10多岁的孩子当家做主。

  平常的生活中,蒋应成也是学着小大人的模样,照顾爷爷奶奶,教育弟弟。

  记忆中,暑假的一个雨天,蒋应成和弟弟去集市卖菜,赚得比平常更多一点,蒋应成就给常年舍不得买鞋的爷爷、奶奶各买了一双鞋,给弟弟买了想吃的零食,他自己却什么也没买。

  怕爷爷奶奶“生气”,懂事的蒋应成还特意告诉爷爷、奶奶鞋子是在路上捡的。

少年心事 痴迷于汽车喷漆

  初三那年,爷爷、奶奶因病去世,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

  蒋应成说,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失去至亲的悲痛、独自一人撑着一个家的辛酸,还有照顾弟弟的长兄责任,让自己濒临从未有过的压力,不再继续求学的想法,又一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可是,爷爷、奶奶之前的嘱托,再次萦绕耳际,浑浑噩噩的渡过了三天后,对于今后何去何从,蒋应成内心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一个周末放学回家后,蒋应成拿着下一周全部的生活费——50块钱,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去书店买了一堆汽车画册。

  捧着那些色彩鲜艳的画册,蒋应成禁不住泪眼摩挲。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多么喜欢这些颜色,多么喜欢这些汽车。

  于是,初中毕业的时候,蒋应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设有汽车喷漆专业的职业高中。回想起自己的择校经历,不善言辞的蒋应成只是露出招牌式的腼腆一笑,摸着后脑勺说:“当初自己只是单纯的喜欢,真的喜欢,出于兴趣误打误撞闯进了这个行业。”

  2012年,杭州技师学院要在云南教学点保山市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至校本部学习,通过笔试、面试,蒋应成凭借平日里扎实的功底,毫无意外地被选中了。

  从保山来到杭州,蒋应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蒋应成说:“校园里先进的实训中心、优良的设备,还有工学结合的授课模式,都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就像池塘里的鱼儿来到了广阔的海洋,我很庆幸自己走出西南边陲来到钱塘江畔。同时我也给自己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努力成才。”

  蒋应成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与实操上,每天都鞭策自己要脚踏实地、要积极进取。

  为了加深对汽车喷漆的认知与了解,蒋应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车间走走看看,观摩学长们的喷漆操作。加上班主任、科任老师的鼓励与悉心指导,他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飞速提升。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应成看到学长们在为比赛进行集训,就萌发了也去试一试的想法,于是他开始主动关注各类比赛的动态。正是这种内在驱动力,让他更加珍惜每一堂课、每一次实习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4月,在学院举行的学生技能运动会上,蒋应成以出色的临场表现给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5月,在杭州市中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蒋应成勤勉踏实,积极肯干,处处做有心人,向师傅虚心请教,不仅得到了师傅们的一致认可,而且掌握了汽车喷漆方面的很多实用技术和小技巧,积累了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

  蒋应成说:“杭州市技师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既能在校园里学习,也能在企业里锻炼。实习能检验我们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这些操作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能真正让我们做到学有所用。”

默默积蓄力量,我要走得更远

  2014年1月,得知杭州技师学院开始组织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报名工作后,蒋应成的心里有些许激动。

  随着对喷漆技术的逐渐深入了解,蒋应成越来越清楚自己内心的渴望。他立刻报名,并积极回到杭州技师学院参加训练。在这段时间里,蒋应成废寝忘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余时间都在车间里练习。

  “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想着机会难得,当然要好好珍惜。”蒋应成说,通过层层选拔,他代表学院参加了世赛杭州市市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接着在浙江省省赛中他再次夺得第二名。

  同年8月,蒋应成参加了世赛汽车喷漆项目全国选拔赛,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8强进入国家队。经过全国喷漆专家组和国外专家历时一个多月的指导和训练,又在世赛全国8进4选拔赛中获第一名,在4进2选拔赛中获得第二名,与杨金龙一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选拔。在最后2进1选拔赛中,因为技术上的一个失误,蒋应成只拿到了第二名,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擦肩而过。

  虽然没能代表中国圆梦巴西,但是蒋应成觉得,世赛前期的训练、选拔和集训,提升了他的专业技术水平,磨砺了心理素质,让他迅速成长起来。比赛征程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经历的事,遇见的人,都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无法复制的回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难得的世赛经历,让蒋应成的心智比同龄人更为成熟。

  从与第43届世赛擦肩而过的遗憾中重振精神,在继续训练半年后,蒋应成又执着地踏上了世赛征程。

  2016年9月,蒋应成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全国选拔赛,力挫群雄,一举夺得第一名,再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他知道,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蛰伏了这么久,他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9月24日,蒋应成远赴德国参加世赛德国对抗赛,克服语言不通和环境陌生的困难,再次获得第一名。赛后,他并没有沉浸在第一名的喜悦中,而是和教练一起仔细分析比赛中自己的优势与弱点,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要求是油漆上下的厚度误差不超过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6左右。

  蒋应成说:“0.01毫米就是10微米,在测厚度的时候会用到一个测厚仪来评测,喷涂过程中如果手抖一下就会超过10微米。如果超过了10微米,表面的颜色与标准颜色就会不一样,光泽度、纹理等都会出现变化,还会出现流挂等现象。”

  而汽车油漆一般要喷五六层以上,每一层都是高标准。蒋应成每天要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练习这0.01毫米。

  为了喷出表面平整、光泽亮丽、无清漆流挂的喷漆,蒋应成开启了“训练狂魔”模式。每天清晨6点,蒋应成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操场上,30圈晨跑,是他每天体能锻炼的第一项训练内容。

  吃过早餐,蒋应成总是最早到达车间,整理工位、准备训练内容,早上8点钟准时开始训练。中午吃饭时间不定,如果中午11点半可以吃上饭,12点半就一定要开始训练,直到下午5点训练才会结束。

  晚上的时间,蒋应成也绝不放松,利用这个时间找找白天训练出现的问题,想想解决办法,一直到晚上10点才会离开训练场地。连周末也是满满的训练安排,用蒋应成自己的话来说,训练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训练用的喷枪重达六七斤,要做到手一动不动才能喷出符合世界技能大赛要求的喷漆(比赛会根据厚度、光泽度、纹理是否吻合、颜色是否一致以及是否还原到初始形状等方面来作为评分标准),有时候连续喷漆几个小时,对臂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持续高温天气的季节里,室内温度高达40摄氏度,按要求训练中穿的工作服是不能把皮肤裸露在外,蒋应成全身上下都被裹得严严实实。

  从备战世赛开始,“高温酷暑”、“汗流浃背”、“手臂酸痛”这些对他而言,就是家常便饭。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由于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蒋应成的右肩胛骨不得不贴上膏药缓解疼痛。

  但蒋应成对此只字不提,一直默默承受着枯燥艰辛的高强度训练,强大的忍耐力与毅力超乎常人想象。

  偶尔训练太累、状态不好的时候,除了放空自己,想着和爷爷一起进山放牛的场景,他会找教练梁思龙聊天。梁老师总是说,当你自己做不好时,做一遍、两遍、三遍还是做不好时,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继续了,停一停,让自己休息会儿,清醒一下再去做。慢慢地,他自己也渐渐明白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休息的时候,蒋应成最爱听的歌是周杰伦的《蜗牛》,就像歌词写的那样:“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蒋应成觉得,自己跟歌词里的那只小小的蜗牛很像,一步一步走在世赛的旅程中,朝着世赛舞台,执着前行。

  10月,收获的季节,蒋应成也收获了属于他的机遇——终于披上国家队战袍,出征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面对这个竞技舞台,蒋应成的内心更多的是一份踏实与笃定,用了三年的时间,他终于踏上了这个舞台,伸手去触摸最初的向往。

  汽车喷漆项目比赛总共分为六个项目翼子板点修补、车身遮蔽和塑料件修复、车门内外双色喷涂、翼子板三工序湿碰湿喷涂、调色和车身图案制作六大模块。

  而车身图案制作和车门内外双色喷涂这两个模块,让蒋应成分外上心。因为国内在这方面所掌握的技术信息资源相对较少,精通的专家也并不是很多,蒋应成只能参照着上一届的样版去不断摸索。

在比赛时间比上一届(第43届)缩短4个小时,人数增加6名(上届20名、本届26名)的激烈竞争中,蒋应成顶着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明白的压力,心无旁骛、沉着应战,终以一流的技能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对手。

  虽然曾站在世界技能舞台之巅,但回到杭州技师学院,蒋应成又立即投身于汽车喷漆教学,以教师的身份和责任感,手把手地传授学生喷漆技能。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顾城的这句诗,对于蒋应成而言,是朝着世界技能大赛一步步前行,终于找到了光明。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孙兴伟